薈供是金剛乘傳承數千年來快速積聚廣大福慧資糧的法門之一,作薈供等同供養一切諸佛菩薩。薈供是金剛乘獨有的法門,能夠快速具力的幫助眾生。薈供就是在吉祥時日,由具格金剛上師主法帶領具足清淨戒律的男、女瑜伽行者,一同舉行的上供下施法會。
Table of Contents
如法修持薈供儀軌的功德有哪些?
薈供是金剛乘獨有的法門,能夠快速具力的幫助眾生。薈供就是在吉祥時日,由具格金剛上師主法帶領具足清淨戒律的男、女瑜伽行者,一同舉行的上供下施法會。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薈供的修法就包含這一切有所緣的福德資糧修法和無所緣的智慧資糧修法。」其功德略舉如下:
- 最快速累積福報之法。薈供是「祕密道究竟善巧方便」的殊勝法門之一,屬於圓滿次第,具足四種事業(息災、增益、懷攝、降伏)的修法。
- 在修法的過程中,具清淨傳承法流的金剛上師主法加持,轉換薈供物為紅、白菩提甘露。藉由加持能夠化為廣大無量無邊的上妙供品,對上供養上師、諸佛菩薩、勇士空行;下作布施於法界有情眾生。
- 特殊加持的甘露:依著無間斷清淨的傳承力修法,將佛法的加持注入所供之物中(所準備的各類供品),此時的供物就轉化成具有佛法加持力的甘露,代表著方便與智慧。食用者,可以消除業障,相續中可以感到清淨與平和的力量。
- 薈供的修法,能夠淨化所造作的惡業。
- 恢復戒律:許多密乘經典及儀軌中都有提到「若於三昧耶戒有破損,在薈供及灌頂時進行懺悔,是最為殊勝的。」這是因為在薈供中進行的懺悔,能夠有效地清淨破戒所產生的罪業。因此,在密乘中,很多墮罪都會依賴薈供進行懺悔。可以說,薈供是一種幫助恢復三昧耶戒律的殊勝方法。
- 藏密祖師偉大 蓮師曾開示:「薈供能夠快速地積累福德、智慧資糧,最終必定能成就。」透過薈供這樣一個善巧的修法供養方便法,能夠快速地達到最究竟的果位。
參加薈供法會與自己準備供品拜佛的差別?
「薈供」不僅能夠快速累積福德資糧,還是金剛乘修行者懺悔罪業的一種殊勝方便法門。這樣的功德跟自己發心買供品來供佛,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在建立功德上面也有差距。
一樣的花費,如果能產生最大功德,對自身修行有幫助,這應該是每一位學佛的人最在乎的事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說明:
- 祈請歷代傳承諸上師,以及諸佛菩薩降臨薈供壇城加持,並按一定的儀軌祈請諸佛菩薩以無量的智慧清淨行者之外、內、密,使之皆化為勝妙的薈供壇食。外壇食是陳設的豐富供品,內壇食是行者自身的四大,密的壇食則是指行者意的壇食。
- 行者以虔誠心上供諸佛菩薩,並以無執著的平常心祈請上師、本尊、空行、財神、土地以及六道父母、冤親債主一起入供席,享用內、外、密的薈供。
- 由於受用此愉悅的薈供甘露,瑜伽行者們生起內在的妙樂,而自然流露出薈供的道歌、道舞。此時,行者應確信自己就是勇父空行聖眾,所在之處即佛的壇城。
- 薈供的最後,是把每一樣供品剩下的殘食收集起來,按照一定的儀軌拋到水裡或西方,布施給鬼神。
- 最後的結行,所有的瑜伽行者們一起發願、迴向──使一切不淨之處得以清淨,遭受別人以誅法或符咒加害,以作薈供積無量福德,得以回遮。
最重要的是每位參加者都在修持儀軌的過程中,至誠地懺悔自己違反戒律的過失,以求自身清淨。
觀音山住持──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開示許多的密乘經典及儀軌中都曾提到:「若於三昧耶戒有破損,在薈供及灌頂時進行懺悔,是最為殊勝的。」這是因為在薈供中進行地懺悔能夠有效地清淨破戒所產生的罪業。
在金剛乘中,很多墮罪都會依賴薈供進行懺悔。可以說,薈供是一種幫助恢復三昧耶戒律的殊勝方法。因此,薈供才會每月最少舉辦一次,因為薈供是很重要積資淨障的修行之一。
快速積資淨障之法:參加觀音山薈供法會
觀音山為什麼每個月都一定會舉辦「薈供法會」呢?因為薈供法會所能累積的功德非常廣大!觀音山住持──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開示:「在《施食獲五福報經》中,佛陀開示過施食的功德。」
以金剛乘佛教殊勝的薈供法會,簡單概述:以清淨無間斷的儀軌修持密法,同時準備上好的供品供養諸佛菩薩;並準備下施的供品,來利益常年處於飢餓的鬼道眾生。
過去,佛陀曾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為比丘們開示:「比丘當知,眾生因飲食而得以生存。一旦沒有飲食,就會體力不支,甚而形枯氣竭。」
佛陀接著開示:「如果有人以飲食布施他人,將會獲得五種福德。知道這個道理的人,一定會樂於施食於人。」這五種福報分別是:
- 壽命延長;
- 身相端嚴;
- 氣力增盛;
- 快樂安穩;
- 成就辯才。
為什麼布施飲食會獲得長壽的福報呢?因為一切眾生都依靠食物而維持生命。如果不吃不喝,不出幾日,很快就會死亡。所以,布施食物給予他人,就如同幫助他人生存下來。
佛法講因果道理,如是因,如是果。如果布施飲食而對方氣色紅潤、營養充足,身心安樂,果報自然作用回自己身上的善報。
佛陀再開示:「若以無上法布施一切眾生者,既能獲得這五種福報,所生之處更得見佛,聽聞甚深妙法,修四無量心、四恩、六波羅蜜、三十七助道品,以法身現相,壽命無窮,相好分明,成就三十二相,具足十力,乃至究竟成佛。」
佛說此經時,諸比丘眾、天龍鬼神、四眾弟子莫不歡喜,作禮而去。
學佛修行的人,想要了脫生死煩惱,乃至成就無上佛果,必須具足福慧資糧。而布施供養的修行,就是積集福慧資糧的首要行持。
布施是一種付出,發心為了利益他人,令受施者得到利益。在布施的同時,既能放下內心的慳貪、執著,亦能藉此長養慈悲心、平等心。
十方善信法友參加觀音山的薈供法會,法會供佛的供品,除了供養給臺灣薩迦寺僧團之外,也會由觀音山蔬食館製成素食便當,與大家免費結緣。推廣戒殺放生外,同時結合最了解地區居民的熱心里長們,深入關懷低收入戶、邊緣戶,贈送物資。
一份護持薈供法會的發心,產生無量功德,完完全全實踐自利利他。
👑「觀音山 薈供法會」快速聚福之法
✦護持薈供供品、除障祿位、超薦蓮位▸https://s.fazang.org/TsokOffering
文章擷取自:觀音山全球資訊網|觀音山 吉祥洲|YouTube Channel







